由易飒科技冠名协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易飒杯”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技术基础赛项与“易飒杯”赛项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应用赛项报名已全面启动,赛前培训等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中,易飒(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为两个赛项提供“研—训—赛”全流程技术、设备、人员支持与服务。
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教学实践的权威赛事,两个赛项深度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与核心方向,通过产教融合的竞技平台,深化职业院校教师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应用与课程教学能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更多高素质智能网汽车技术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易飒科技诚邀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教师参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新型技术人才注入新动能。
报名指南及赛事安排相关答疑请阅读以下通知。
一. 大赛报名通知
“易飒杯”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技术基础
报名截止:2025年7月4日
比赛时间:2025年7月12日-13日
承办院校:抚州技师学院(原东乡高级技工学校)
通知链接: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技术基础赛项报名通知
“易飒杯”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应用
报名截止:2025年8月1日
比赛时间:2025年8月9日-10日承办院校: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通知链接: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应用赛项报名通知
两个赛项报名通知
参赛报名表
两个赛项规程
二. 赛项由谁举办?
“易飒杯”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技术基础
大赛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大赛联合主办单位: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全国汽车职业教育集团
大赛协办单位: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赛项承办单位:抚州技师学院(原东乡高级技工学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
赛项协办单位:易飒(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易飒杯”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应用
大赛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大赛联合主办单位: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全国汽车职业教育集团
大赛协办单位: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赛项承办单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全国新能源智慧运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烟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
赛项协办单位:易飒(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擎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英创天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大赛组织机构介绍
大赛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三. 怎么报名参赛?
首先需关注大赛官方平台“汽车职业教育”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后,在菜单栏查找“NATSC”(不是在对话框回复),进入“参赛报名系统”,选择相应赛项进入填写报名信息。

考虑到两个赛项因场地和设备限制,对参赛队伍名额有上限,请有意愿报名的参赛队伍(选手)报名从速。

该系统直接与微信账号关联,仅需其中一名参赛选手操作即可。每个赛项下方有相应编号以及报名截止时间,报名系统除提交相应参赛信息外,还需提交报名确认表。
该确认表可加盖学校或二级院系公章,也可由二级院系负责人(院长/主任)签字确认,两者选其一即可,也就是签字了就不用盖章,盖章了就不用签字。


报名完成后,大赛组委会将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报名通过后会在报名系统右下角【报名记录】处查询报名情况,报名资质审核通过后会显示【已通过】。
四. 大赛主要比什么?
NATSC不是技能大赛,也不是教学能力大赛,而是教师综合能力竞赛。大赛聚焦培养、培育“双师型”教师定位,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教学能力等,是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技能水平、讲课水平、思维逻辑、语言表达能力等的综合考察,也是检验教学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大赛通过“引产入教”,以灵活机动的赛项和规程设置,将产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赛事平台快速反应、表达和落地,推动教师适应当下汽车产业技术和服务新要求,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等新兴和前沿领域积极布局赛项。
五. 今年比赛和往年有哪些变化?
1. 赛制优化调整。赛制调整为分时分地办赛,便于精细化备赛,提升办赛水平和参赛体验感。
2. 赛项全面覆盖。赛项设置布局广泛的同时又重点聚焦,在当下产业重点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布局了8个赛项,基本覆盖到了产业和专业的具体细分领域,能够有效兼顾到不同教学和研究方向的教师。
3. 组织权威保障。赛事组织机构规格高、覆盖面广、行业代表性强,包括三家“国字头”行业组织,三家工信部和科技部国家级创新中心,业务面向有效覆盖了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维修、汽车流通领域,通过权威组织机构阵容支撑和保障大赛。
4. 呼应政策改革。首次增设全国冠军赛,有效结合教育部世校赛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改革调整精神的设置竞赛模式,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邀请各赛项产生出来的金奖选手同台竞技,角逐全国总冠军,树立汽车职教战线标杆典型,推动教师能力提升。
5. 奖励办法更新。通过精神和物质双激励形式推动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各赛项决赛阶段除常规性60%金、银、铜奖外,剩余参赛队伍授予优秀奖(颁发证书),同时在全国冠军赛阶段“重奖”参赛选手,冠亚季军以奖教金形式直接激励,同时为获奖选手定制化职业发展助推的三年行动计划,后续将配套大赛主办单位优质资源全力支撑,让脱颖而出的教师有直接获得感。
六. 常见问题解答
Q1
大赛是否设置选拔赛?报名参加的是不是决赛?
A1
大赛所设赛项除个别赛项因比赛机制不同(例如:课程思政教学专项赛)设置了初赛和复赛,其他赛项均为“一赛制”,即本次报名参加的即为决赛,举办开闭幕式,奖项按照奖励办法中的规定施行。
Q2
同一学校可以报名几个队伍?同一个教师可以报名几个赛项?
A2
同一学校在同一个赛项只能报名一支队伍(钣金喷漆赛项、汽车课程思政教学专项赛特例除外),但是可以参与不同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