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中国民航局颁发了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亿航智能成为集齐载人eVTOL产品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生产许可证、运营合格证四证的企业,商业化进程提速,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将逐步走向大众。

亿航通航(左)及合翼航空(右)运营合格证
图源:亿航智能官网
eVTOL是什么?有哪些利好?面对行业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应该怎样应对,才能抓住历史机遇,抢占“低空经济”无人飞行新航图?
今日的智能网联汽车,
是未来的eVTOL

小鹏"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图源:小鹏汇天官网
eVTOL意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与无人机、直升飞机等同属低空经济相关产品,因而低空经济的各项政策利好与应用场景均适用于eVTOL。
“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是在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时,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迎来重大突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国家空管委、民航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为试点和商业化运营扫除各项掣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将之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图源:中国民用航空网
2024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改委低空经济司也正式挂牌成立。

图源:发改委官网
到目前为止,据相关平台统计,全国已有26个省级行政区将低空经济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20余个已发布具体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或扶持政策。
但eVTOL又格外不同,作为未来空中交通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同时也是当前最热门的低空经济领域赛道之一,它有其独特优势:纯电驱动,比传统飞行器更环保、成本更低;垂直起降,适应复杂地形;低噪运行,契合城市空间等等。
2024年,eVTOL产业捷报频传,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的首次演示飞行完成、全球首个吨级eVTOL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获得民航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次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完成……

“盛世龙”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顺利飞至珠海九洲港码头
图源:深圳龙岗发布
种种利好表明,国家政策对于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与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支持力度类似,而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又和智能网联汽车一起,组成城市与城际智慧交通的一部分,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产生了大量人才岗位需求和技能人才缺口,亟待职业院校担当起育人使命。
eVTOL产业是一片蓝海,
但遨游需要技巧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相关产业正在快速崛起,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也受到特别关注。
去年年末,教育部公示全国首批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在2024年更新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职业本科专业也增设了“电动飞行器应用技术”专业。

图源:教育部官网
高职专业目前还没有完全对口的专业。交通运输大类航空运输类的专业更偏向于传统航空相关,而装备制造大类中的航空装备类相关专业,也只涉及低空经济中的一小部分,民用无人驾驶几乎是真空状态,产业端的浪潮虽近在眼前,触达教育端却仍然需要时间。

航空相关高职专业
图源: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更何况,新专业的开设需要经过复杂流程,周期长、成本高、不可控。面对种种顾虑,高职院校在盲目上马与完全被动之间,有更加低成本、低风险、高灵活性的做法。
eVTOL与智能网联汽车
产业链高度重合
eVTOL能够迅速铺开,除了政策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航空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多年积累,凭借着几乎可以嫁接的核心技术、供应链和基础设施,eVTOL摸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走过的路一步步壮大。
去年,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航空局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提到新型通用航空装备的三个技术特征——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几乎就是智能网联汽车的翻版。深圳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也在去年7月正式启用,侧面证明两者之间在智能网联上的共通之处。

深圳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揭牌仪式
图源:南方plus
在技术层面,无人驾驶核心技术体系的感知、决策、执行,eVTOL也需要,高精地图、车联网技术等智能化成果也可以帮助eVTOL实现自主导航、避障、起降等功能。有业内首席分析师表示,智能驾驶算法可迁移至飞控系统,而碳纤维车身制造经验则助力机体结构优化。模块化设计也可以提升50%陆空切换效率。
在产业层面,不管是上游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还是中游的零部件供应与制造,或下游的组装整合与售后,两个行业均可资源整合。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的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企业,同时也和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深度对接。
而众多车企也在凭借汽车行业的经验切入eVTOL行业域。例如,广汽集团于去年12月推出了首款自研的eVTOL飞行汽车GOVY AirJet,长安汽车也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预计2025年底完成首款飞行汽车试飞。

GOVY AirJet。图源:GAC官网
底层技术通用意味着行业技能通用,产业资源整合则为技能人才的无痛迁移提供了渠道,能掌握通用底层技术的技能人才将在即将到来的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融合浪潮中占据独特优势,成为推动陆空一体化智能交通发展的关键力量。
构建“一基两翼多点”的
“智能网联+”三层课程体系
基于eVTOL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高度互通、知识跨学科融合、应用场景多样的特征,构建以智能网联底层技术为基础,以汽车和eVTOL为方向,以多个智能网联具体应用场景就业岗位为落点的三层“智能网联+”课程体系,就成为高职院校的战略性选择。
底层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涵盖感知系统、计算机基础、能源动力等等领域,注重通识教育,普适性强。
汽车和eVTOL方向课程则围绕产业端具体产品开发核心领域课程。
具体来说,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围绕智能座舱、线控底盘、车路协同等设计课程,eVTOL方向围绕机身结构、飞控系统、航电系统等设计课程。
应用场景就业课程以具体岗位技能为导向,引入技能认证体系,对接用人企业真实项目,整合具体应用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进行针对性教学。
这种三层架构式课程体系在现有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模块化课程灵活调整,既能够减少重复投入,降低风险,也能够快速响应产业端用人需求。
构建与智能网联产业适配的人才培养体系,既是职业院校的发展机遇,也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未来,随着技术的陆续成熟和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职业院校将成为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易飒科技是一家深耕AI+汽车+芯片产业生态、旨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枢纽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政企校行等多方合作,助力汽车产业下半场向智能化和自主化深度转型的产业生态建设,助力高速发展的智能网联产业解决人才瓶颈。